我家原本有流傳很久的祖譜,但是後來被出嗣黃家的三十二世大伯家的人原稿拿走,不甘願被出嗣不姓施,亂謄寫了一本模糊不清的族譜丟給我們,因為原版族譜被毀了,我只能從被騰寫模糊ㄉ資料中,重新盡量尋根並紀錄傳下去。
原來我們跟孔子也有扯上關係,原來祖先出自孔門,難怪我們施家ㄉ人都聰明伶俐。
一直以為我們是鹿港人,查了我們這宗的渡臺始祖-施閣砌祖先原來是先入墾現高雄左營區,原來我又回來原來渡臺地方~左營區了。

第一個 施氏祖先 【施尾】
施父。春秋時魯國君主惠公之子,名尾生,字施父,人稱施父尾。其在魯桓公時任大夫之職,據說他精通音律,曾視來訪的曹國太子賞樂姿態之變化,斷言曹伯(曹國國君)將不久於人世,果驗。桓公深敬施公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後成為春秋名臣。傳到施公之重孫孝叔時,以祖名為姓,以示與別的家族不同,於是形成施父姓,後省去父字,遂為施姓。他們尊施父為施姓的得姓始祖。

根據現有各方史料綜合考證,我〈施〉氏第一個姓〈施〉的祖先,是距今二千七百多年前,約公元前七三O 年,誕生於當時周朝的魯國(今山東曲阜附近),全名施尾又名尾生,乃魯惠公第三子。
但魯惠公姓〈姬〉,關係如下,周公旦(姬旦)--長子姬伯禽(魯國一世)←魯惠公(八世皆姓姬),魯惠公之幼子弟(第三子)尾生,字施父。周恒王賜姓氏(約公元前七OO —八OO年)。
因此,我〈施〉姓一世祖,乃於魯惠公死後餘年,受周恒王賜姓。故魯惠公為鼻祖,施父為一世祖。"

遷徒分布
施姓發祥於古時的魯國,即今山東西南部一帶。春秋時,出現了施姓歷史上最早的兩位名人,即孔子的弟子施伯和施之常,均為魯國人。
◎春秋末期,魯國被楚國所滅,施姓開始散居在山東大地繁衍。秦漢以前,施姓開始向鄰近的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壹帶播衍。漢時已有施姓入關中者,如著名學者施仇即由沛(今江蘇沛縣)入長安。
◎魏晉南北朝時期,軍閥紛爭,夷族入侵,社會激劇動蕩,致使民不聊生,餓殍遍野,苦於生計,施姓族人開始大舉南遷江南,並在今浙江湖州壹帶形成大的聚落。
◎施姓進入福建,大約是唐代中期,即公元七世紀之時,有一位叫施典的施姓先祖,隨其父輩先行到達河南光州,後又南移福建,定居在泉州錢江鄉。唐宋之際,居住在浙江湖州壹帶的施姓經長期繁衍,已經人丁興旺,族大人眾,並時有顯貴者,從而形成了施姓歷史上的壹大郡望——吳興郡。
◎傳至宋時,一位叫施炳的官人,從福建移至泉州的潯江,經過數代的繁衍,此支施姓後裔幾乎分布於福建和廣東各地,並成為當地大族之一。
◎元時蒙古騎兵南下,江浙閩壹帶百姓避亂四遷,施姓有入廣東、雲南、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者。明初洪武年間,施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山東、河北、天津、北京等地。
◎明清之際,上述遷至潯江的施姓,後來壹部分人遷居入臺,壹部分人飄洋過海到了南洋。應該說,現在南洋各地的施姓華僑,與臺灣的施姓同胞當屬壹個先祖的同族人。而此期的施姓仍昌盛繁衍於江浙閩壹帶,且人才代出,成為此期施姓發展的主流,還有一支施姓由山東入遷遼寧。

施父生順伯.順伯生謙.謙生損.損生孝叔,孝叔生愷,愷生直及端,端生之常……
自周代于東晉,世代歷歷有緒。尤其自孔子門人施之常 (宋代封為臨濮侯) 而後,十世皆為閣朝大夫,十世簪纓成為家族的榮耀。 
施姓的臨濮堂號有因此而來.........
至唐昭宗時(880—904),錢江施氏始祖施典,官秘書丞(主掌藝文圖籍),為避中原戰亂,由祖籍光州固始南遷福建。
時王潮、王審知兄弟據閩地,招賢納士,多有善政,公卿每避亂來依。施典善堪輿,因擇關山之南,龍湖之北的錢江建基。 
施典娶許氏,生兩子,長日敬敷,官宣教郎;次日敬承,官宣義郎。分長、二兩房。
迨至宋代,施氏第八世施實德,號瑤林,考中乾道二年 (1166)進士,官左僉判,文苑有名。
其弟施夢説,字雲卿,亦登開禧元年(1205)進士,授官司理參軍。
夢説之子施沅,又于咸淳四年(1268)登進士,授通直郎。 
歷年既久,人事更遷,宋元興替之際,施氏族裔有遠遷至福清龍田、玉井、惠安的。
相傳當年錢江始祖施典曾自擇墓地于青石山,且謂該穴進前三宰相,退後萬人丁。
施典逝世後,其妻許氏操辦喪事,特選擇將墓穴退後,俾使子孫繁榮昌熾。
故錢江施氏傳衍眾多。 
分居本地的有前港、石廈、後宅、橋頭、西岑、埔頭、坑尾、洋霞、南莊、鈔厝、爐灶、蘇坑、杏坑、福田、東厝、前港新村、山尾、內坑、楊林、林蒲內、安海、石獅、永寧、浯沙等支派;
徙省內的有泉州後坂、惠安施厝、廈門、同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長汀、尤溪、大田、漳州、龍海、漳浦、雲霄、仙遊、福清、長樂、福鼎等支派;
還有徙居廣東、香港、澳門、臺灣彰化、鹿港、臺南、高雄、嘉義、臺中、桃園、臺北、臺東等地的;更有僑居菲、澳、星、馬、歐、美等者。
 錢江施氏大量遷臺始於清初。 
嘉慶年間,【施閣砌】、施媽光人墾今高雄市左營

才知道得姓始祖施父下第六世祖先施愷之女原來是孔子的母親(雖然不是親生子女),八世祖先之常為孔門子弟,難怪祖譜寫喜孔門。
錢江施氏起於始祖施典,唐末官拜秘書丞(古代掌文籍等事之官)。

未命名.jpg
參考資料:施氏世界 創刊號

《族譜記載》
南門外十七八都移居鹿港原號    
原籍泉州府晉江縣錢江鄉后宅分    
喜孔門真傳有自曆四十世春秋霜露衣冠俎豆各盡其誠子繼繩道德文章無忝爾祖知惠公餘蔭猶存閱千百年孫    
錢江施氏四十世起字云聯文        
堂上家親(依照族譜寫法由右至左→由左至右)    
初公    衛公
增公    掌公
泉公    許昧娘    
二十七世 渡臺始祖    閣砌    字錫學

鹿港施姓另有重要一支派,係移民自晉江之錢江,故稱為「錢江衍派」。彰化縣沿海,尤其是 鹿港的居民,其祖先來自泉州府(尤其是晉江縣)的比例甚高,以縣級行政區為祖籍地的空間 符號,已不足以區隔「我群 — 他群」,故多用縣級以下的地名為祖籍地及堂號,如薜谷(衍派)、 紫雲、石龜、【后宅】、崙峰、瑤林、石湖、塘市 … 等。「衍派」指某姓的某一支派所凡繁衍的裔 孫,通常因某姓在某地開基,便以開基地為堂號;或以開基始祖字號為堂號。
對應原籍大陸現址。
      龍湖鄉:明、清分別隸屬于晉江縣十二、十四、十六、十七、十八(合一都)諸都。民國屬霞坡鎮、至善鄉。
      後宅村:後宅。施。

我們這宗已經到了三十四世,基於個資保護法,這裡只能先到三十二世爸爸這代。以後等頂天立地三十四世施家子孫待續....
我們一直以為我們是鹿港人原來還是回歸高雄左營區ㄚ,也歡迎如果是閣砌一族ㄉ來認親吧!
族譜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MA竹里 的頭像
    TAMA竹里

    竹里館59號的日‧記

    TAMA竹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